科航作品鑒| 綠野仙蹤—宜賓環長江現代農業產業實訓中心
宜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城、中國酒都、中國竹都”。在宜賓翠屏區,金沙江和岷江匯聚成浩浩蕩蕩的長江,長江黃金水道由此開始。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巴蜀內地聯系云貴民族地區交通樞紐,具有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戰略地位。這里人杰地靈,人文薈萃,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豐富的古建筑文化遺產。

而此次科航的項目所在地就在宜賓翠屏區,技術人員經過實地考察后,因地制宜設計了宏大具有未來感的建筑體以及夢幻仙境般的美麗景觀。
宜賓環長江現代農業產業實訓中心
此項目規劃用地3877m²,項目周邊均為農田,以淺丘地貌為主,自然條件優越,交通條件較為良好。現狀場地平整,場地周圍已有形成道路可直接接入用地。我們據此將場地分為三個區域:酒文化廣場、農業產業實訓中心、花園。實訓中心規劃為3層,并充分利用場地的現狀條件,將其設計在山體南側的臺地上,對北側山體形成一定的遮擋,力圖打造一個別具一格的林中科幻體。

總體規劃平面圖
項目靈感與理念
川南傳統建筑的現代重構。傳統川南民居多采用雙坡頂的建筑形式,且縱橫相連,連綿起伏的大屋頂構成川南居民在檐下來往穿梭的極具生活氣息的微型小世界。我們的靈感正是來源于此,在設計過程中采用抽象處理的設計手法,提煉出雙坡頂的基本屋頂符號,通過多層次、有機的折疊變化來進行重構,結合現代的建造工藝技術,通過現代化的轉譯,希望在保留傳統川南建筑“大屋頂覆蓋”的集體生活記憶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實訓中心所應體現的科技感。
雙坡頂建筑形式
傳統建筑材料和色彩的延續。川南傳統民居的建筑色彩受建造技術與建設用材的地域因素的影響,整體呈現一種淡雅,自然的格調。通過對建筑圖樣采集研究并進行像素化提取色彩元素,試圖站在時代基礎上傳承川南傳統建筑形式,選用水泥纖維板這種現代材料作為建筑屋頂與部分立面的材質,部分墻面選用了灰白色火山巖與木紋貼面,在感官上延續了傳統民居質樸感的同時,也發揮了現代科技環保節能的優勢。
傳統建材和色彩
挑檐空間的現代轉譯。川西傳統民居多設有挑檐與檐廊,形成了室內外之間過渡的灰空間,豐富了空間體驗。營造出大面積檐下灰空間及外延挑臺,豐富與立體,人在室外空間——半室外空間——半室內空間——室內空間中轉換,配以自然綠化對空間的嵌入構造出宜人的空間場所。
挑檐空間與現代轉譯
農業產業實訓中心透視圖
景觀設計
現代化造型與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同時為使用者提供了活動場地以及豐富的大自然視覺盛宴。戶外場地、水景、互動藝術裝置,自然以藝術融為一體,在戶外走上一圈,仿佛誤入精靈的綠野圣地。



為了讓園區在四季呈現出不同的美景,植物品種的選擇上,春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植物品種主要以觀花為主,花色以粉、紅、粉白交替配置,如櫻花、玉蘭、海棠等,同時植物開始萌發嫩芽,在色彩上一片欣欣向榮。為園區構建浪漫的春季景觀。夏季植物以濃密林蔭為主,植物郁郁蔥蔥,多層次的展現香花、開花植物,使園區的夏季絢麗多彩。秋季則主要以色葉植物為主,金色植物選用銀杏等,紅褐色植物選用雞爪槭等。下層植物點綴多年生草本花卉,保證色彩的同時也可以在不同層次擁有常綠。冬季植主要以觀枝為主,栽植常綠的喬木作為背景,點綴一些冬季觀花植物如山茶、紅梅等,為寒冷的冬季增添一絲暖意。下層增加鋪地柏此類常綠植物。這樣一來,四季如畫,美不勝收。
景觀設計效果圖
在這樣一個綠野包圍充滿歷史悠遠感的地方,如此的實訓中心我愿稱之為“世外桃源”,人們安居樂業,務農釀酒,花下作業,樹下乘涼,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空間。